宗教的力量
其实,祭祀祖先,敬畏自然,何尝不是一种良好的宗教。
看到两则新闻,在最艰苦的地方,帮助穷人的,不是别人,而是信仰佛教的人(天涯志愿者,并不传教),和基督徒。 当然,还有徐本禹这样的好样的
『天涯头条』贵州支教日记连载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4827f39c010009ry
4月8日,考察的最后一天,黔西北的西北边缘,一个要在五十万分之一的贵州省地图上才能标出名字的叫做“石门坎”的小山村,再往前行便是云南昭通。
在生态版图上,这里本是洪荒之地,古时被称作乌撒蛮,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石门乡,距县城140公里。平均海拔2200米,最高处薄刀岭2762米,最低河谷1218米。土地贫瘠,稼樯艰难,许多人死于饥馑。又是古来瘴疠之地,一年中半数是今天这样浓雾不散的天,天花、麻风、伤寒等瘟疫肆虐,患者无可救治往往被抛弃山野甚至残酷烧死。
在文化版图上,这里曾是蒙昧之所,居住着西迁到最西的苗族一支,称为“大花苗”,我们此前在织金恐龙谷见到过的花背苗便属于此系。他们栖身在彝族土目的土地上,刀耕火种,结绳记事,处于半农奴半奴隶境地,是汉字文盲、汉语语盲和数字数盲。在汉、彝、苗的千年斗争中,他们是最落魄的失败者,没有土地,蜷缩在群山顶部,忍受着汉族和彝族的双重压迫。
但,这里也是川、滇、黔交界之处,秦始皇开辟的“五尺道”便从此经过,马帮活跃,当地人现在仍靠此古道在乌蒙腹地、三省之间往来。这里倚群山,面深谷,居高临下,气象大方,宛若空中之城,人间圣域。这里紧邻水源,生存得以保障。这里煤炭资源丰富,可以渡过漫长的严冬。
且,这里的苗民渴望物质温饱不再愁苦,渴望精神安栖之所,渴望从外族桎梏之下解脱,渴望读书明理,渴望解除病痛,渴望尊重,渴望沟通,渴望走出去,他们渴望的太多。他们不敢见人,不能进城,连识字都不被允许,传说有位十多岁的少年因给彝族土目公子伴读识得了汉字,竟被苗人奉为“读书爷爷”,但很快便被彝人毒死。知识是危险的工具,这朴素的愚民政策延续数百年。这苦难太深,这压抑太久,这里翻涌着暗流,找不到出口。
这些,英国循道工会的传教士柏格理看到了。他已在云南昭通传道多年,面对汉族和彝族频频受阻,只得诉诸教育,寄希望于孩童。1903,苗人在昭通遇到了柏格理,遇到了第一个待他们如兄弟,教他们识字,给他们食物的人。
英国传教士柏格理
与柏格理一起开创石门民族学校的杨雅各(右一)和他的父母亲
这个人是个“洋人”,当地人传为“羊人”,是怪物,是异类,排斥非常,但他们不惧。他们受了太多同类的苦,反而轻易超越了东西民族的芥蒂。从不敢进城的他们顾不得生死,徒步好几天的山路,潮水一般涌入昭通城,来到这位洋大人的住所。官府吓坏了,以为苗人要造反,可这些苗人可能连造反的概念都没有,上千年的积怨山洪一样爆发了,为了却是,求学。
这群迷失于山野的羔羊,正是柏格理苦苦寻觅的上帝的花朵,对于基督福音几乎是无抵触地全盘接受。他和被他感化的两位汉族秀才,沿着羊肠小道在山中反复勘探,终于选中了石门坎,这里是化外生民苟活的无人管辖区,这里最接近他理想中的“上帝之城”,他要在这里独辟一片“海外天国”,他要给这些凄苦的人们以“应许之地”。这简直是《圣经》中出埃及式的宏大叙事,史诗可以在他的手里谱写,我相信柏格理的心中有无限的憧憬和激动,这支持他走过漫长年月的困苦凶险。但他走得更远,他背负着“化中国”的使命而来,浸泡在苗族久远的历史源流里,说苗语,创苗文,吃苗食,穿苗衣,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更了解这一支民族,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更受他们爱戴敬仰,他不知不觉“中国化”、“苗族化”了,这支苗人也终于开化了
看到两则新闻,在最艰苦的地方,帮助穷人的,不是别人,而是信仰佛教的人(天涯志愿者,并不传教),和基督徒。 当然,还有徐本禹这样的好样的
『天涯头条』贵州支教日记连载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4827f39c010009ry
4月8日,考察的最后一天,黔西北的西北边缘,一个要在五十万分之一的贵州省地图上才能标出名字的叫做“石门坎”的小山村,再往前行便是云南昭通。
在生态版图上,这里本是洪荒之地,古时被称作乌撒蛮,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石门乡,距县城140公里。平均海拔2200米,最高处薄刀岭2762米,最低河谷1218米。土地贫瘠,稼樯艰难,许多人死于饥馑。又是古来瘴疠之地,一年中半数是今天这样浓雾不散的天,天花、麻风、伤寒等瘟疫肆虐,患者无可救治往往被抛弃山野甚至残酷烧死。
在文化版图上,这里曾是蒙昧之所,居住着西迁到最西的苗族一支,称为“大花苗”,我们此前在织金恐龙谷见到过的花背苗便属于此系。他们栖身在彝族土目的土地上,刀耕火种,结绳记事,处于半农奴半奴隶境地,是汉字文盲、汉语语盲和数字数盲。在汉、彝、苗的千年斗争中,他们是最落魄的失败者,没有土地,蜷缩在群山顶部,忍受着汉族和彝族的双重压迫。
但,这里也是川、滇、黔交界之处,秦始皇开辟的“五尺道”便从此经过,马帮活跃,当地人现在仍靠此古道在乌蒙腹地、三省之间往来。这里倚群山,面深谷,居高临下,气象大方,宛若空中之城,人间圣域。这里紧邻水源,生存得以保障。这里煤炭资源丰富,可以渡过漫长的严冬。
且,这里的苗民渴望物质温饱不再愁苦,渴望精神安栖之所,渴望从外族桎梏之下解脱,渴望读书明理,渴望解除病痛,渴望尊重,渴望沟通,渴望走出去,他们渴望的太多。他们不敢见人,不能进城,连识字都不被允许,传说有位十多岁的少年因给彝族土目公子伴读识得了汉字,竟被苗人奉为“读书爷爷”,但很快便被彝人毒死。知识是危险的工具,这朴素的愚民政策延续数百年。这苦难太深,这压抑太久,这里翻涌着暗流,找不到出口。
这些,英国循道工会的传教士柏格理看到了。他已在云南昭通传道多年,面对汉族和彝族频频受阻,只得诉诸教育,寄希望于孩童。1903,苗人在昭通遇到了柏格理,遇到了第一个待他们如兄弟,教他们识字,给他们食物的人。
英国传教士柏格理
与柏格理一起开创石门民族学校的杨雅各(右一)和他的父母亲
这个人是个“洋人”,当地人传为“羊人”,是怪物,是异类,排斥非常,但他们不惧。他们受了太多同类的苦,反而轻易超越了东西民族的芥蒂。从不敢进城的他们顾不得生死,徒步好几天的山路,潮水一般涌入昭通城,来到这位洋大人的住所。官府吓坏了,以为苗人要造反,可这些苗人可能连造反的概念都没有,上千年的积怨山洪一样爆发了,为了却是,求学。
这群迷失于山野的羔羊,正是柏格理苦苦寻觅的上帝的花朵,对于基督福音几乎是无抵触地全盘接受。他和被他感化的两位汉族秀才,沿着羊肠小道在山中反复勘探,终于选中了石门坎,这里是化外生民苟活的无人管辖区,这里最接近他理想中的“上帝之城”,他要在这里独辟一片“海外天国”,他要给这些凄苦的人们以“应许之地”。这简直是《圣经》中出埃及式的宏大叙事,史诗可以在他的手里谱写,我相信柏格理的心中有无限的憧憬和激动,这支持他走过漫长年月的困苦凶险。但他走得更远,他背负着“化中国”的使命而来,浸泡在苗族久远的历史源流里,说苗语,创苗文,吃苗食,穿苗衣,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更了解这一支民族,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更受他们爱戴敬仰,他不知不觉“中国化”、“苗族化”了,这支苗人也终于开化了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