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中右的选择
多数时候,在派系里面,选择做正义的代言人,沿袭旧的传承观念,指责务实和改革,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,在政 治斗争中,也是打击对手的一种策略。比如18年前,又好比15年前。
还是要感谢这些媒体,至少他们给了能思考的人一个思考的机会:是谁一直在封锁,并且破坏了对方的善意,造成了180度大转弯。
强硬派。
为什么?
可以捞取政治资本,可以指责想做事情的人,指责他们丧失了过去的一贯立场。 而且,说到底,和对手讲和,引入竞争,有什么好处?傻子都看得出来。
能否说说93年都发生了什么?为何对方态度急转直下?为何2001年,否定/掩盖了那么就之后,才承认对方9年前提出的思想?
〉
树欲静而风不止
■台湾局势特别报道
南方网精彩专题:“公投制宪”与台湾前途
1949年以后,虽然对一个中国的具体认知不完全一致,但海峡两岸很少有人对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”这一表述发生分歧。
基于此,邓小平在1980年代提出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的对台方针。而李登辉上任之初,也认可“促成国家的统一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”。
1992年,两岸达成“一中各表”的口头认知。当时的宽松气氛使人们一度以为两岸能够开启一个良性互动的阶段。
1994:惊现“台湾国”
1994年,李登辉在与司马辽太郎谈话时,提到中国统一是“奇怪的梦”,而他则要在台湾建立一个“新国家”。这或许是李登辉掌权后,第一次公开袒露台独心迹。
1995年1月,江泽民发表《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》的讲话,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,首先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。同年4月,李登辉则以“李六条”作出回应,表示两岸可以在经贸、文化、农业等领域加强交流,政治上则坚持“分裂分治”的立场,有意回避了一个中国的原则。
1995年6月,李登辉成为“美台断交”后第一个以“总统”身份重返美国的台湾领导人。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,他提到“向不可能挑战”,也详细阐述了“中华民国在台湾”的观点。
1996年,为了防止“独心渐露”的李登辉利用首次台湾“总统”直选的机会分裂祖国,中国政府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。1996年“台海危机”迫使美国明确宣布了“三不”政策,也让台独势力看清了,台湾并不具备独立的资本。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,“海峡两岸,都应该正视处理结束敌对状态这项重大问题,以便为追求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,作出关键性贡献。”
1999:“特殊国与国”
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,中美关系陷入低潮,这给了李登辉在卸任之前,铤而走险的机会。
1999年7月9日,李登辉径自公开声称,海峡两岸的关系是“国家与国家、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”,并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修改“中华民国宪法”,宣布台湾独立。
从最初的“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”、“一个中国、两个政治实体”,然后是“一个分治的中国”、“中华民国在台湾”、“一中一台”,“两国论”的提出,标志着李登辉完成了对台独概念的建构。
为应对岛内“总统”大选后的变局,2000年2月,中国政府发表了《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》白皮书,明确了中国政府在台独问题上的底线。
2000:“台独”具体化
2000年台湾大选,在体制外表现激进的民进党却采取了软化台独立场,走柔性的新中间路线的策略,并最终赢得选举。
台独经过李登辉的演绎,在概念上很难再有创新,陈水扁则关注的是落实。在任上,陈水扁突破了“中华民国”的“宪法框架”,架空“国统会”与“国统纲领”。除了各种小动作之外,陈水扁一直试图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方式使两岸分裂的状态长期化、固定化。
2001年1月,钱其琛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对“一中原则”作出迄今为止最为宽泛的解释,提出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,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”。这一表述,突显台湾与大陆的对等地位。但陈水扁却在建立“台湾共和国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2003:“公投制宪”
在操作上,台独开始着重于强调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正当性。以“民主”、“自由”价值观念替换统独之争,全面反制大陆的和平统一。
2002年8月,陈水扁抛出“一边一国,全民公投”就是其具体体现。2003年,为打赢2004年3月的选战,泛绿阵营抛出“公投制宪”议题,泛蓝阵营被迫跟进,导致台湾两大政治势力在公投问题上的立场趋于接近,不反对甚至支持台湾民众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。从而,以更为激进的方式挑战“一中”的政策底线。
分裂势力在统独问题上,已经形成了一套“冲突—收缩—前进”的渐进台独模式:或是挑起冲突,漫天要价,试探大陆反应,而后软化立场,表面上迫于大陆的压力,实际上抬高了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,或是设法一步步突破“一个中国”的框架,在“台湾独立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(编辑:李琳)
〉走过16年历史的台湾“国统会”
台湾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是李登辉为主导两岸政策,建立两岸决策体制,在1990年成立的,1991年订定“国家统一纲领”。李登辉在任内,多次在“国统会”就两岸政策发表重要谈话。 1990年5月20日,李登辉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,当年10月成立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;11月成立“行政院”大陆委员会、海峡交流基金会,分别为决策、执行、事务协商层次。 1990年10月7日,召开首次“国统会”会议。 1991年2月23日,通过“国家统一纲领”,作为推动两岸关系依循准则。纲领揭示原则,“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领土,促成国家统一,是中国人共同责任;中国的统一,时机与方式,首应尊重台湾地区人民权益,在理性、和平、对等、互惠原则下,分阶段逐步达成”。 “国统纲领”也订出近、中、远程三阶段。近程为交流互惠阶段,在交流中不危及对方安全安定,在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,大陆应推动经济改革、台湾应加强“宪政”改革。 中程为互信合作阶段,两岸应建立对等官方沟通管道;开放三通;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。远程为协商统一阶段,成立两岸统一协商机构,依据两岸人民意愿,以“政治民主、经济自由、社会公平、军队国家化”原则,共商统一大业,研订宪政体制,建立民主、自由、均富的中国。 “国统会”曾多次讨论、阐述一中涵义,认为一中不必在任何文件中出现,1992年李登辉进一步宣布,两岸现段关系为“一个中国、两个地区、两个政治实体分治”。 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“总统”大选,大陆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、导弹试射。面对台商西进,李登辉1996年在“国统会”宣示大陆政策,应“根留台湾、戒急用忍、行稳致远,逐步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终极目标”。 1999年,李登辉首度提出两岸至少是“特殊国与国关系”,把两个不同政治实体,修正为“两个国家”,这是由“国安会”和“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”小组所研议,并未经过“国统会”讨论或同意。 2006年2月27日下午,陈水扁下午主持“国安高层会议”表示,裁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终止运作、“国家统一纲领”终止适用〉
还是要感谢这些媒体,至少他们给了能思考的人一个思考的机会:是谁一直在封锁,并且破坏了对方的善意,造成了180度大转弯。
强硬派。
为什么?
可以捞取政治资本,可以指责想做事情的人,指责他们丧失了过去的一贯立场。 而且,说到底,和对手讲和,引入竞争,有什么好处?傻子都看得出来。
能否说说93年都发生了什么?为何对方态度急转直下?为何2001年,否定/掩盖了那么就之后,才承认对方9年前提出的思想?
〉
树欲静而风不止
■台湾局势特别报道
南方网精彩专题:“公投制宪”与台湾前途
1949年以后,虽然对一个中国的具体认知不完全一致,但海峡两岸很少有人对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”这一表述发生分歧。
基于此,邓小平在1980年代提出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的对台方针。而李登辉上任之初,也认可“促成国家的统一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”。
1992年,两岸达成“一中各表”的口头认知。当时的宽松气氛使人们一度以为两岸能够开启一个良性互动的阶段。
1994:惊现“台湾国”
1994年,李登辉在与司马辽太郎谈话时,提到中国统一是“奇怪的梦”,而他则要在台湾建立一个“新国家”。这或许是李登辉掌权后,第一次公开袒露台独心迹。
1995年1月,江泽民发表《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》的讲话,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,首先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。同年4月,李登辉则以“李六条”作出回应,表示两岸可以在经贸、文化、农业等领域加强交流,政治上则坚持“分裂分治”的立场,有意回避了一个中国的原则。
1995年6月,李登辉成为“美台断交”后第一个以“总统”身份重返美国的台湾领导人。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,他提到“向不可能挑战”,也详细阐述了“中华民国在台湾”的观点。
1996年,为了防止“独心渐露”的李登辉利用首次台湾“总统”直选的机会分裂祖国,中国政府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。1996年“台海危机”迫使美国明确宣布了“三不”政策,也让台独势力看清了,台湾并不具备独立的资本。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,“海峡两岸,都应该正视处理结束敌对状态这项重大问题,以便为追求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,作出关键性贡献。”
1999:“特殊国与国”
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,中美关系陷入低潮,这给了李登辉在卸任之前,铤而走险的机会。
1999年7月9日,李登辉径自公开声称,海峡两岸的关系是“国家与国家、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”,并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修改“中华民国宪法”,宣布台湾独立。
从最初的“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”、“一个中国、两个政治实体”,然后是“一个分治的中国”、“中华民国在台湾”、“一中一台”,“两国论”的提出,标志着李登辉完成了对台独概念的建构。
为应对岛内“总统”大选后的变局,2000年2月,中国政府发表了《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》白皮书,明确了中国政府在台独问题上的底线。
2000:“台独”具体化
2000年台湾大选,在体制外表现激进的民进党却采取了软化台独立场,走柔性的新中间路线的策略,并最终赢得选举。
台独经过李登辉的演绎,在概念上很难再有创新,陈水扁则关注的是落实。在任上,陈水扁突破了“中华民国”的“宪法框架”,架空“国统会”与“国统纲领”。除了各种小动作之外,陈水扁一直试图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方式使两岸分裂的状态长期化、固定化。
2001年1月,钱其琛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对“一中原则”作出迄今为止最为宽泛的解释,提出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,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”。这一表述,突显台湾与大陆的对等地位。但陈水扁却在建立“台湾共和国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2003:“公投制宪”
在操作上,台独开始着重于强调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正当性。以“民主”、“自由”价值观念替换统独之争,全面反制大陆的和平统一。
2002年8月,陈水扁抛出“一边一国,全民公投”就是其具体体现。2003年,为打赢2004年3月的选战,泛绿阵营抛出“公投制宪”议题,泛蓝阵营被迫跟进,导致台湾两大政治势力在公投问题上的立场趋于接近,不反对甚至支持台湾民众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。从而,以更为激进的方式挑战“一中”的政策底线。
分裂势力在统独问题上,已经形成了一套“冲突—收缩—前进”的渐进台独模式:或是挑起冲突,漫天要价,试探大陆反应,而后软化立场,表面上迫于大陆的压力,实际上抬高了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,或是设法一步步突破“一个中国”的框架,在“台湾独立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(编辑:李琳)
〉走过16年历史的台湾“国统会”
台湾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是李登辉为主导两岸政策,建立两岸决策体制,在1990年成立的,1991年订定“国家统一纲领”。李登辉在任内,多次在“国统会”就两岸政策发表重要谈话。 1990年5月20日,李登辉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,当年10月成立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;11月成立“行政院”大陆委员会、海峡交流基金会,分别为决策、执行、事务协商层次。 1990年10月7日,召开首次“国统会”会议。 1991年2月23日,通过“国家统一纲领”,作为推动两岸关系依循准则。纲领揭示原则,“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领土,促成国家统一,是中国人共同责任;中国的统一,时机与方式,首应尊重台湾地区人民权益,在理性、和平、对等、互惠原则下,分阶段逐步达成”。 “国统纲领”也订出近、中、远程三阶段。近程为交流互惠阶段,在交流中不危及对方安全安定,在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,大陆应推动经济改革、台湾应加强“宪政”改革。 中程为互信合作阶段,两岸应建立对等官方沟通管道;开放三通;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。远程为协商统一阶段,成立两岸统一协商机构,依据两岸人民意愿,以“政治民主、经济自由、社会公平、军队国家化”原则,共商统一大业,研订宪政体制,建立民主、自由、均富的中国。 “国统会”曾多次讨论、阐述一中涵义,认为一中不必在任何文件中出现,1992年李登辉进一步宣布,两岸现段关系为“一个中国、两个地区、两个政治实体分治”。 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“总统”大选,大陆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、导弹试射。面对台商西进,李登辉1996年在“国统会”宣示大陆政策,应“根留台湾、戒急用忍、行稳致远,逐步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终极目标”。 1999年,李登辉首度提出两岸至少是“特殊国与国关系”,把两个不同政治实体,修正为“两个国家”,这是由“国安会”和“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”小组所研议,并未经过“国统会”讨论或同意。 2006年2月27日下午,陈水扁下午主持“国安高层会议”表示,裁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终止运作、“国家统一纲领”终止适用〉
Labels: 思辨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